德语配黑白,有着天然的冷峻气质。
自幼喜欢读书的雅克布在书籍中发现家乡以外世界的独特魅力,他一直想摆脱家乡去往热带地区,这样圣诞就不会在冬天了。但总是不尽人意,初恋和航海去巴西的机会都被哥哥“夺走”,加上挚爱的母亲需要有人照顾,他再也没能出去。可是他一直没有忘了读书和日记,渐渐地他发现世界也可以停留在心中,只要闭上眼,他就能到达各个想去的地方。结尾的时候,哥哥来了信,那里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反倒是有点被中介坑蒙拐骗了。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是下定了决心离开自己的故乡
这里面的评论写的真好!我都不知道怎么评论了,想起小时候的种种故事!看看现在我需要改变很多!跳不出圈子,跳出思维!小时候的我充满理想乐观信念,各种的快乐浮现在脑海里,童年的玩伴都好么?那些女孩都幸福么?弟兄们都过得宽裕不?我在大城的角落里延口残喘,哈哈!有时周末熬夜煲的一部外国片子能让我感觉旅行了一段时间,真的投入了!
白描般叙述当年德国农村的生活现状,从男主人公的家庭、亲情、爱情、理想、劳作、生存、宗教并以及村庄里、家人的命运娓娓道来。而原本最为和周围格格不入的他,识字、有独特的语言爱好,较早接触革命思想、有着很强的求知欲而最早想离开贫瘠的故乡寻找另一个天堂,然而也许是受制与亲情或是故乡情节抑或是性格上的软弱,却是始终留在了故乡,而终身向往的另一个天堂却始终没有跨出去半步,是为影片收尾。作为一部4小时左右、近乎史诗级的大片,在细节上的处理非常的细致而自然,各个人物的刻画及性格的描写也比较生动,但在时间跨度的处理及相印人物内心的变迁上缺有不少欠缺,容易让观者陷入一种困顿的状态,缺少一种时间的推进感可能就是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
一部由精美油画绘制的长篇小说,一首230分钟黑白光影演奏的大地之歌,如诗的风景徐缓地在追忆中拓荒,连延血液里的根脉和身体里的土壤,迁徙与滞留,栖居与骚动,那是我们儿时的故乡。爱德嘉·莱兹再一次让人类对母性自然产生亲缘性,并以万物有灵拜物方式神化一根羽毛,一块宝石切片,一枚金币,帽子和马掌……我用一个漫漫长夜,饱尝了这部4个小时民族史诗从播种到收获所酿造的酒香,约翰·伯格乡村情结在塔尔科夫斯基梦境画面交织,那沉重如铁的贫瘠土地,知识与爱情结出阴差阳错的果实
四个小时还是吃力的,没有看过那个著名的故乡三部曲,据说这是哪部的前传。这是德国19世纪初工业革命刚开始时期的故事,靠天吃饭的农业在崩溃边缘,民不聊生(原来德国也有这种日子的),很多过不下去的农民决定远渡重洋,去一个冬夏颠掉热地要死的地方,剩下一些留守在故土。那个时候我们是清末鸦片战争,说实话如果没有帝国主义列强来撬门,中国自己的日子还不算差,就是日子还好过,所以没有要工业革命的触法点。欧洲看样子是被逼出来的,不来点革命就是等死的份。
电影本身德国味十足,本来就够冷的,再来一个黑白片就更冷了,再配点神神叨叨的独白,其实我没看懂多少,也就上面那点了。
【另一个故乡】2013年,光与影的追逐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studeelounge.com/a/vod-1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