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胡乱写写,有什么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
故事有三条主线,一,艾德四人。二,“短柄斧”哈瑞。三,艾德的邻居“Dog”。
故事起初,因为艾德赌博而欠下哈瑞债务,要求一星期内还清,正当艾德四人焦急万分时,听到邻居的交谈声,发现可以从邻居那帮黑社会分子手中弄到一大笔钱。这三条主线人物更带出了一系列支线人物,人物越多,电影的整体节奏就越难掌控。盖里奇用三样道具将这些人联系在了一起:钱、毒品和两杆大烟枪。
第一个道具,钱。艾德与哈瑞之间的金钱关系牵扯进了讨债人克里斯父子。
第二个道具,毒品。Dog的手下普兰克与温斯顿等制毒团伙之间的利益往来引起了Dog抢劫温斯顿等人的想法。而温斯顿等人却是黑人罗伊的手下,影片在这埋下了一条伏线。艾德等人知道了Dog的计划,想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艾德等人需要武器,于是找到了“希腊人”尼克,获得了第三个道具,两杆大烟枪。获得毒品后的买家也由尼克帮忙,找到了罗伊。
第三个道具,两杆大烟枪。哈瑞让“施洗者”巴利找两杆大烟枪

男主四人赌钱输了,想搞钱还债,刚好听见隔壁邻居在密谋抢劫,于是决定黑吃黑。
黑吃黑之前,男主四人需要枪,于是通过尼克买了两把枪,这枪是两个笨贼卖给尼克的。
两笨贼的枪是奉黑老大手下之命偷来的,结果却阴差阳错给卖掉了,黑老大知道后,要让笨贼找回来。
等男主隔壁四人抢劫回来,男主四人刚好来个黑吃黑。
男主等人抢了钱和毒品后就找人坚定毒品的纯度如何,好巧不巧,找的人刚好是丢失毒品的人,毒贩恼羞成怒,要报复男主。
刚好,这时男主出门了,他的邻居也刚好发现了他们黑吃黑的事实

喜欢这种直截了当的开头方式,之前在b站看视频讲《瑞克和莫蒂》的编剧丹·哈蒙发明的“故事圈”原理,开头主角登场后,短时间内刻画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奠定全片基调,而奠定人物形象基调的最简捷最充分的方法就是通过人物语言,《两杆大烟枪》开头短短几分钟把一个圆滑老练,脑子灵光,贫嘴滑舌,给推销话术里掺杂点下流词语的人物推到观众面前,形象逐渐清晰起来,被“条子”追赶前响起的贝斯前奏是真带感,还有之后的慢镜头和旁白同时行进时的配乐,够cool。
片名出现之后的运镜我倒回去看了三遍
决定一部电影一篇影评。
虽然不知道写些什么,但是只想实话实说。
我是第二次观看这部电影,但是第一次的观影体验却没有那么美好。
我记得那是运动会,我坐在观众席上无聊到爆,就借舍友的平板来想看个电影,当时她的平板里面就有这部电影。
但是当时光线太强,这部电影又很暗,既听不清也看不清,我只记得我看到一些瘾君子以及一些无聊的喝酒聊天,又加上它的中文名是两杆大烟枪,我以为就是一部描写瘾君子的电影。
所以看了十分钟不到我就把平板归还了我的舍友。当时她还蛮惊讶的问我说:“不好看吗?",因为这是她从豆瓣高分榜里看到的电影,我回答:”并不。”
然后第二次看已然隔了两年之久,而这次我的感觉就是越看越好看。
我看了一些影评,跟我的看法一样,也觉得前半部分并没有很好看,只是介绍各帮派的人物背景以及事件的原因。
看了一段又一段毫无关系的人物事件时,我的心里的OS(最近刚学的词)就是:看着吧,最后他们肯定都能搅到一块去。
事实证明了我的“预言”。
我不懂电影,但是我觉得是否还有比这个简单的堆砌各个人物的故事更好的表现手法

“两杆大烟枪”电影不分国界,故事深入土地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studeelounge.com/a/vod-1492.html